连续几日的重雾霾天之后,天空出现了难得的一片浅蓝。阳光略微通透了一些,打在老邓的废品站前那棵圣诞树上。 这棵圣诞树,是老邓收废品时收来的。尽管旧了些,9岁的孙女小悦和6岁的孙子小毅都非常喜欢,“还让挂些小球什么的上去,那样他们就可以过圣诞节了。”
说是废品站,其实就是社区废弃的简易混砖房,位于武昌中北路与东湖路之间的一条小巷里。 老邓叫邓传明,63岁,一家在此已经生活了十几年。女儿跟着他们来到武汉,后来又嫁回老家大悟;儿子邓刚在这里成家立业,娶了个汉阳姑娘,生了一双儿女。
昏暗的小屋里,空间有限,只摆放着生存必须的一些物件。一块木板,夜里是老邓老两口的床榻,白天卷起被子,当椅子用。仅有的一张方桌,是孙女和孙子写作业的地方。 小悦和小毅姐弟俩在附近上同一所小学,姐姐小学三年级,弟弟刚上一年级。12月8日傍晚,楚天都市报记者见到了放学回家的姐弟俩,他们正在爸爸邓刚的辅导下做作业。
见记者来,姐弟俩有点分心,爸爸不悦,呵斥他们:赶紧做作业。老邓在一旁解释,邓刚每晚要辅导孩子们到晚上七八点,“没钱报培训班,就自己多用点功吧。” 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好点的生活环境,邓刚几年前在废品站对面的小区租了一间10多平米的门面房,一个月租金1200元。虽比不上住宅套房,但至少比废品站的透风房子要强点。
废品站的收入,刚勉强能交上房租。邓刚夫妻俩在附近小区的路口摆起了煎饼摊,生意还不错。 老邓时常蹲在附近小区的绿化带上,独自一人抽着烟,默默地打量着过往行人,打发着时间。他说,“有一间屋子,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简简单单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