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楚天都市报记者徐颖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宋枕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兵临城下,国民党军队望风而逃,武汉解放,三镇欢腾。 坐落在万里长江之畔的江汉关,在武汉解放后,被人民政府接管,江汉关改名为武汉关。 在此之前,漫长的20多年里,这幢当时武汉最高的建筑,每日按时、按刻敲钟奏乐,英国伦敦大本钟所奏钟曲《威斯敏斯特》响彻武汉三镇,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在大楼里掌管运作我国的税业。 风雷巨变,大江奔流,自从1949年人民掌握了政权,变化覆地翻天。古老的建筑成为中国自主掌握海关主权的办公场所。70年中,武汉关见证了江城武汉的新生与腾飞。 在她身后,林立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长”出。晴川饭店、泰合广场、国贸大厦、佳丽广场、民生银行大厦、武汉中心和武汉绿地中心,到如今规划建设中的“长江之门”,陆续刷新武汉“制高点”。 虽然这些楼宇的高度,是她的几十倍,但她穿越历史烟云而来的光芒,却从不会被掩藏。她沉静而宽厚地,成为生动的历史见证。江汉关博物馆,打开崭新门扉,迎接四方来客,述说恢宏的百年变迁。和中山大道、民众乐园等老地标一起,融进了解放后武汉人的成长和记忆。 时光凝结成为奇迹,1957年10月15日,凝聚全国人民心血和期望的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三镇的血脉再次紧密相连。 唐代诗人崔颢曾站在黄鹤楼上遥望长江,吟咏出“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名句,如果他穿越千年,再登黄鹤楼,曾经芳草萋萋的鹦鹉洲,已消隐于时光,而一座座气势宏伟,风格独特的大桥,跨越长江两岸。夹岸景象繁华,绿树成荫,群花盛放!他又会写出如何壮丽的诗篇呢? 这一切,便从70年前,那不平凡的一天开始! 图为如今的江汉关,阅尽江南繁华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如今的古琴台绿意掩映待知音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旧日里,古琴台临水迎风、景色雅致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如今的“千古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奥略楼于公元1908年在古黄鹤楼故址上建成,于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被拆除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从前,从武昌眺望而见的江汉关,气势雄伟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如今,入夜的汉阳门流光溢彩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中山大道民众乐园旧日留影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今日的民众乐园繁华热闹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车水马龙的汉口沿江大道

  • 组图:纪念武汉解放70周年地标影像

    图为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汉口沿江大道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