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 “修补”历史 湖北档案修复师工作揭秘

    近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吧故宫》等节目的播出,大众对于文物档案修复的兴趣日益增长。 在湖北省档案馆档案保护中心,有一群人每天都重复着文物档案修复这一在外人看来无限神秘的工作。他们每天都和一张张堪称文物的古籍、书信、档案打交道。

  • “修补”历史 湖北档案修复师工作揭秘

    负责省档案馆日常档案保护工作的杨琳介绍,在修复之前,需要对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比如正在整理的民国档案,繁体字多,偏文言文,需要工作人员从原件中提炼关键信息,行话叫‘档案著录’。”

  • “修补”历史 湖北档案修复师工作揭秘

    原始的档案修复前,还要进行检查、描述、拍照等前期准备,根据档案破损的程度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揭粘、除尘、去污、分段……纯手工修复一页档案要经历20多道工序。 毛笔、喷壶、棕刷、镊子、竹签等,在这里都是专业的修复工具。“左下角虫洞多,边角还有缺损霉变,可能时间久翻阅多了。”一边说,修复员王莉一边用手撕下准备好的一条黄色宣纸,贴在一张民国28年的地契缺损部位,刷浆湿润后再用镊子将破洞旁边多余的纸夹去。“刀裁切口太平整不自然,没有洞的地方多一层也不利于后期保护。”修复员喻春霞说,她是最年轻的修复人员,工作两年,靠老师傅传帮带,不断参加培训进修,一直在边学边做,每年经她手修复的档案近万张。她介绍,学习最基本的修复手法需要6个月,先学习调浆、做大墙、手工修裱。修裱时还不能用档案原件,而用看过的旧报纸练习基本手法、操作规范及方法,手法熟练后再逐步修复原件。

  • “修补”历史 湖北档案修复师工作揭秘

    垫上毛巾、用蒸汽熨斗熨烫纸张,这是湖北省档案馆的全国首创。发明者杨琳介绍,一些粘连严重、脆弱的纸张,以前采用蒸锅蒸利用蒸汽软化、分离胶结物,后来发现蒸锅速度太慢,一锅只能蒸一两张,于是试着用熨斗,效率提高了不少。

  • “修补”历史 湖北档案修复师工作揭秘

    除了纸质档案,年代久远的受损唱片、磁带等音像材料也可以在这里重现光彩。

  • “修补”历史 湖北档案修复师工作揭秘

    目前,全省各级档案馆需抢救修复的档案均在这里完成。近几年,他们已为宜昌、襄阳、荆州等地市县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进行了抢救和修复,每年修复档案资料10万余张,制作档案仿真件近万张。 图/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中灿 文/楚天都市报记者周萍英通讯员吕东徽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