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汉口滨江苑汽渡码头旁,10多条小船一字靠在岸边,远处是若隐若现的楼房。渔民李万才翻身起床,发动机器开着小木船,和儿子李浩一道下网捕鱼。船上生活虽然艰苦,但老李父子俩却乐此不疲。
每年的3月1日至6月30日,长达4个月的禁渔期结束后,这些来自汉川的渔民成群结队开着渔船,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他们白天在长江上打鱼,晚上就睡在船上。满载而归,李浩欣喜地拎着一网鲜鱼上岸售卖。
今年63岁的李万才与儿子李浩就是这群捕鱼人当中的一个家庭,30年前就开始了异乡渔民生活。清晨,李万才父子和他们的同行开着小渔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行驶到江中水域时,开始下500多米长的渔网。然后,父子俩就坐在船上欣赏江景,大约1个小时后起网。运气好时,一网下去,可以打到一条每斤能卖上百元的刀鱼。
下午三四点,他们开着小木船,回到岸边停靠下来,和其他渔民一起,在江滩上摆上大盆卖鱼。“不需要叫卖,想买的人自会来。”李万才说,附近的市民和餐馆老板,每天都会在这个时候来收购活鱼。
傍晚时分,老李父子将船上的盖板揭起来,拧开煤气炉开始做晚饭。船头放置一个小灶,搁一口小铁锅,李万才从江里舀一瓢水,盛到锅里开始煮饭炒菜。夜深的时候,李浩在船上玩手机游戏。
近几年来,长江生态环境逐年改善,江里的鱼又多了起来,给渔业带来了生机。渔民们枕水而居,晨渔夕卖,聊足生计。浆声灯影中,日子就仿佛那一棹棹水波,在循环往复的节奏中,将滋味荡漾到滔滔江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