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0/0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10月10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在介绍新脉冲星发现过程。   当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10月10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在介绍新脉冲星发现过程。   当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10月10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在介绍新脉冲星发现过程。   当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10月10日拍摄的发布会现场。   当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10月10日,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副总工程师李菂在介绍新脉冲星发现过程。   当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工作人员在FAST馈源舱内工作(8月10日摄)。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工作人员在FAST馈源舱内工作(8月10日摄)。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FAST在满天繁星下呈现出的美丽景观(2016年6月27日摄)。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中国天眼”FAST馈源舱(8月9日航拍)。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 “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 实现我国该领域“零的突破”

      工作人员在FAST总控室内工作(8月9日摄)。   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一年紧张调试,已实现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顺利运行,并确认了多颗新发现脉冲星。这是我国天文望远镜首次发现脉冲星,距“天眼之父”南仁东病逝不到1个月。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点击查看更多文章
展开